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党建成为推动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 年10月,广西旅游协会开展了 “党建引领 +”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旨在挖掘优秀案例,推广先进经验,为文旅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活动得到广大会员单位及文旅行业内积极响应,报送案例涵盖旅游各领域,多角度展现党建引领效能,彰显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决心与活力。这些案例,围绕党建引领,在旅游服务、文化传承、景区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广西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
从本期起,我们将择优推出展示案例。现在,就让我们开启案例展示之旅,在分享交流中共同进步吧!
案例4
党建铸魂《印象?刘三姐》
擦亮桂林文旅演艺品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年7月,是广西本土民营骨干文旅企业,全国首批文化企业 30 强,2019 年度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公司投资制作的全球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成功运营20年,其以“世界的刘三姐”+“世界的桂林山水”,叠加成就了“世界级的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20年来,《印象·刘三姐》一直保持着全国文化演出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山水实景演艺市场地位,不仅为阳朔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成为中国文旅的标杆。
《印象·刘三姐》项目公演以来,一直保持着影响力最大的全国实景演艺行业地位,是中国实景演出的标杆。曾获全国十大演出盛事奖,标志性品牌演艺项目,2012年中国高端旅游品牌 TOP10,2014 年、2016年、2017年中国旅游演出剧票房十强,2018年、2019年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2019 年度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广西十佳夜间演艺品牌及第二届广西文化艺术奖·八桂文化艺术奖先进集体等共约 90多项荣誉,其中国家级奖项5个,区级奖项9个。
二、实施过程
刘三姐文化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961年电影《刘三姐》诞生并迅速风靡全国及东南亚。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广西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为引言,顺应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打造壮美广西特色民族文化,将桂林自然风光与广西人文艺术相结合,打出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化牌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文旅行业新标杆,成为壮美广西乃至全国文旅行业知名品牌,成功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聚焦组织建设强堡垒,提升服务中心向心力。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派管理层中讲政治、业务精、素质好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并将党建责任划分到各管理层人员,确保党建工作与景区旅游运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二是夯实组织阵地。构建线下线上“红色双阵地”,线下依托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刘三姐民族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系列精品课程,打造红色课堂。线上深度打造“印象刘三姐”微信公众号品牌,开设新理论新思想、党员先锋等专栏,为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三是严格落实制度。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每季度指定党建专员进行督查指导,通过调研指导抓落实,将党员干部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情况作为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形成讲党性、比贡献、促工作、树形象的良好风气。
(二)聚焦党员队伍树先锋,提升先锋队伍战斗力。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实施“双培养”工程,注重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年轻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着力提升发展党员质效。二是提升队伍素质。依托张艺谋艺术学校、临阳联队红色研学基地等载体,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方式全面开展党性教育。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需求清单,紧盯企业项目引进、技术攻关、政策解读等短板弱项,邀请专家教授、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开设定向班和企业冠名班,开展学徒制培养,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激发队伍活力。深化“五亮三岗双争”载体,推行以“企业点题、支部议题、专家答题、公开亮题、群众阅题”为主要内容的“五题”党建服务模式,持续开展党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红色服务之星”评选等活动,引导党员带头参与景区发展重要决策,以一流服务争创一流业绩。
(三)聚焦党建融合促发展,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一是建标立杆创品牌。以“星级”创建为抓手,制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6个方面23条措施,抓细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培育提升、动态管理、竞争晋级”党建品牌创建机制,通过优化路径、创新方式、拓宽载体,打造“印象·红先锋”特色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赋能景区高质量发展。二是创先争优破瓶颈。建立支部与部门PK机制、沟通反馈机制、奖惩机制,并将党员承诺、员工业绩同步上墙,通过亮身份,抓争创,全力破解公司在演出提质、服务提升等方面的瓶颈。《印象·刘三姐》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届文化部“创新奖”、“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名片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三是多方联动优服务。组织撬动各方资源,深化“社企”联动,培养输送优秀演艺人才约2000名,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领周边老百姓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生力军”。
三、成效评估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坚持“抓实党建,助力旅游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旅游为载体,持续放大《印象·刘三姐》山水文化演艺品牌效应,擦亮夜间经济名片,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添“新”彩。
《印象·刘三姐》构成了独特的周边剧场效应,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当地乡村振兴作出巨大贡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演出凭借深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并行成了良好的口碑,成功提升了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新形象,打造了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文化品牌 ”。同时,公司出资创办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成为产教融合的典范;推动行业融合与创新发展。通过对桂林山水与民族性、原生态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区域自然资源向文化旅游精品的成功转换,开创了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满足了游客对旅游文化消费的需求。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届创新奖、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以及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共85项。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始终秉持传承民族文化的初心使命,将党建引领和文化自信深度融合,拓展“民族文化+品质旅游”产业链,不断创新“实景演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节日庆典”形式,创造性地将山水生态之美山水与刘三姐地域人文特色交汇互融,在全国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的舞台上,展示中华民族独特魅力。
创新“党建+企业+旅游+扶贫”模式,在品质旅游服务、传承民族文化、深耕社会公益等方面,以服务游客、学赶先进、爱岗敬业、争当先锋为实践载体,设立志愿服务点、党员服务窗口、党员责任区,笑迎四方客,满意印象人。秉持产教结合,校企共进理念,与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联合办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旅游文创品、博物展示设计等多个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本次系列展示的案例均收入广西旅游协会会员单位党建创新案例库。也期待更多单位报送案例,为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添彩!报送案例,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填报。
信息来源: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文中图片、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旅协君删除
?0771- 5529971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编辑 /欣冉
审核 / 琳琳 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