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党建成为推动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 年10月,广西旅游协会开展了 “党建引领 +”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旨在挖掘优秀案例,推广先进经验,为文旅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活动得到广大会员单位及文旅行业内积极响应,报送案例涵盖旅游各领域,多角度展现党建引领效能,彰显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决心与活力。这些案例,围绕党建引领,在旅游服务、文化传承、景区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广西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
从本期起,我们将择优推出展示案例。现在,就让我们开启案例展示之旅,在分享交流中共同进步吧!
案例5
党建引领芦笛景区 共创新发展新辉煌
(桂林市芦笛景区管理处)
一、案例简介
芦笛景区作为桂林文旅行业的璀璨明珠,秉持“党建引领 + 共创新发展”理念,解锁景区发展全新活力,彰显红色力量。
在组织建设方面,景区党支部发挥“火车头”作用,吸纳骨干员工、业务精英,扩充党员队伍,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与责任意识,为景区运营夯实思想根基;推行党员“亮身份、当先锋”活动,游客遇难题时,党员主动靠前,答疑、引导、协调,高效解决问题,树牢景区旅游服务标杆的党建品牌。
业态创新上,党建牵线搭桥,促成景区与历史文化专家组“联姻”。携手高校打造实习基地,引入专业人才参与文化挖掘,设计景区研学产品。既传播景区文化,又拓宽了景区收入渠道。
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党建助力。党员带头成立环保志愿队,定期巡护山林、清理河道;景区还加入“漓江青绿党建联盟”中,与10几家联盟单位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携手桂林市、秀峰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共同守护美丽芦笛。
景区党支部联动周边乡村党组织与辖区文旅局,输送客源、共享资源,助力村民就业增收;邀请民俗艺人进景区表演,丰富游览体验,让民俗文化焕发生机。
今后,芦笛景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在文旅融合、绿色发展赛道上大步向前。
二、背景介绍
芦笛景区作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游客需求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面临着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市场以及加强景区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芦笛景区探索出了“党建引领 + 共创新发展”的模式。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组织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景区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景区召开支委会26次、党日活动12次、上党课4次、支部大会4次、专题学习2次,不断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促进党员自我反思与相互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常性开展“党建带团建”的主题活动,为党组织培养和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同时为党的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党在青年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党团组织自身建设,通过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党团组织的活力与战斗力。
(二)党员先锋示范,促业务发展
设立“党员示范岗”,落实“党建促业务”的发展。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不仅在游客咨询、导游讲解、票务服务、秩序维护等各个岗位,同时参与到景区经营活动中。今年三月三期间,景区携手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党员化身文化传播大使”主题党日活动、“游景区 话消防 蓝朋友陪你过三月三”网络直播活动。此次活动为广大游客和网友们呈现了一场欣赏美景、体验节日表演、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特色三月三沉浸式体验;党员示范岗工作人员以热情、专业、耐心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游客与网友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景区服务的标杆。
(三)党建+文化传承与创新
景区党支部深入挖掘芦笛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党建工作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组织党员和历史文化专家对景区“国宾文化”、“地质奇观文化”、“状元文化”、及景区周边的“漓江画派阳太阳文化”、“傩戏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开发出景区多条独具文化特色的研学线路。今年景区接待研学团近6000人次。今年8月景区荣获“港澳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景区还举办各类“芦笛文化”活动,党员以“文化传播大使”积极参与到文艺演出、民俗体验中,向游客展示景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也促进了桂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今年7月,芦笛景区党支部与博爱社工党支部给来自全国各地边远山区5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旅游机会,并安排体验一堂别开生面的研学课。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探索能力。桂林市各大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向更多人传播公益理念,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党建 + 生态保护,守护美丽芦笛
芦笛景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环保先锋队”,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景区党支部与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共同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党员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吸引游客了解关注“保护好芦笛、保护好桂林山水”工作,以现场咨询、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向公众解答多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号召全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芦笛贡献力量。今年11月底,景区荣获“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五)党建联盟聚发展合力
芦笛景区党支部、秀峰区文旅局党支部、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党总支委员会建立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芦笛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文旅局具备专业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桥头村委则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情况。党建联盟将三者的资源充分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秀峰区旅游业的发展。党建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将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相结合,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党建联盟加强党对旅游工作的领导:通过党建引领,确保旅游发展的方向正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党建联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三方合作深入挖掘和保护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强芦笛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核心
在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景区的发展优势。只有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景区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景区发展的正确方向,凝聚起推动景区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创新发展是动力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游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景区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景区业务工作的融合点和创新点。通过创新旅游产品、服务模式、营销方式等,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景区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三)共建共享是关键
景区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学校、企业等各方的支持与合作。通过建立党建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建共享,能够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在共建共享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各方的优势特长,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结语
本次系列展示的案例均收入广西旅游协会会员单位党建创新案例库。也期待更多单位报送案例,为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添彩!报送案例,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填报。
信息来源:桂林市芦笛景区管理处
文中图片、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旅协君删除
?0771- 5529971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编辑 /欣冉
审核 / 琳琳 忠维